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友风采

2016届校友马涛 : 邯郸机务段“青年之星”

        马涛,城供高1602班优秀学生。现任北京局集团公司邯郸机务段邯长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邯长运用车间第二团支部书记。定职至今连续九个季度被评为机务段五星职工。曾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师徒、集团优秀共青团员、集团“三百一千”先进个人、段优秀共青团员、段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段青年之星等荣誉称号,京铁共青团邯郸片区“振兴杯”新入路组青工职业技能竞赛背规第一名,邯郸机务段“振兴杯”新入路青工背规竞赛第二名。

微信图片_20230402210241

个人履历:
2019年8月入职北京铁路局邯郸机务段,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培训。
2019年10月分配到邯长运用车间第一机车队第四指导组,作为学员进行跟车学习。
2020年4月定职电力机车副司机。
2021年3月通过选拔进入电力机车司机提职考试培训,4月-5月在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系统培训并通过国家铁路局提职司机理论考试,11月通过国家铁路局机车检查和机车驾驶考试。
2022年4月经选举担任邯长运用车间第二团支部书记,同年5月定职电力机车司机。

        马涛刚开始当学员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块,他很羡慕副司机一个月七八千甚至上万,然后就开始努力背规,想尽快成为单独副司机。但是成为单独副司机之后,他又发现自己和司机干差不多的活,在同样的一个车上但是每个月比司机少几千块,于是他又开始努力学习,考司机。
        从学员到副司机、司机,不光是收入的提高,马涛也发现了背后的责任越来越大——客车司机得保证旅客的生命安全,货车司机得保护货物的安全。收入跟付出是相关的,人们总觉得司机收入高,但是背后的责任、压力、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微信图片_20230402210249

        背规是司机的基本功,也是技术比武的试金石。背规对司机很重要,火车司机是铁路系统里面需要掌握业务知识最多的岗位之一,不光要懂得机务的规章,还要懂其他各站段的规章,以及机车的构造、非正常情况处置、故障处理、所担当线路的情况和各站场的设备设施,所以火车司机的驾驶证也是铁路系统里最难考的证件之一。

        入职培训时,马涛看到站在台上的选手把随机出现的每一条规章都背得滚瓜烂熟,内心震撼不已,同时也暗暗地对自己说:我也要做到。
        决心是下了,但做起来很难。马涛在上学的时候就对背书抵触,看着厚厚的规章有很多次想放弃。值得庆幸的是,他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学习。一年一度的技术比武开始了,上台后的马涛紧张到不行,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断断续续回答上来几个。马涛第一次技术比武就这样结束了,但他的内心很不服输,继续学习为下次比赛做准备。
        2021年7月马涛参加了邯郸机务段“振兴杯”技术比武,以0.01分的差距位列第二名。赛后,认真总结原因、查找不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2年3月邯郸片区举办的“振兴杯”技术比武中,马涛获得了邯郸片区5个参赛单位的第一名。

微信图片_20230402210255
        获奖的秘诀只有四个字:勤学苦练。
        备赛期间,马涛在车上跟着师父学业务,退勤回家后自己学规章、背规章,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就带着问题上车问师父。就这样一直坚持着,把别人用来玩追剧的时间也用来复习背规。
        虽然接连两次获奖,但马涛并没有因为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因为他知道这才是真正踏上学技练功、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之路的开始。所背的东西都与实际工作结合了起来,让他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比赛使马涛收获到了自信、知识、荣誉以及锻炼自己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30402210259

        集团公司“优秀师徒”称号是马涛和他的师父一起获得的,“ 他是优秀师傅,我是优秀徒弟。但是我感觉我与其他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不足以扛起这个荣誉,我始终告诉自己只是运气好——刚入职的时候随机分配师徒,我很幸运地遇见了我师父。”
        马涛的师父之前曾被评为“毛泽东号司机”,他对自己和徒弟都很严格,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的呼唤应答,休息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讨论业务知识。他对马涛的教导就是要勤学苦练,成为这一批里面最优秀的人。

       马涛跟着他的师傅学习很累,一趟车下来需要干很多。也跟其他人搭过班,学了很多操纵方法,但是马涛的师父坚持让他按照标准化去执行。起初马涛不理解,但是时间越长越发现,要求严是在帮助他,尽最大努力避免一切安全隐患。

微信图片_20230402210303

        马涛当团支书是因为在青年中表现稍微突出,业务知识了解的多,然后大家投票选举出来的。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急难险重任务都有党员冲锋在前,团员青年也不能退缩。青年突击队基本吸收了段里所有的青年,发生疫情的时候都是冲在一线,有时是为了保证运输,有时社区里面核酸工作量大,马涛所在的机务段也会出一批年轻人去协助他们,每个车间都会有青年主动担当起测温登记和定时消杀的工作,休班的青年负责做好出勤人员的后勤保障。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组建集中管理点,几个小时就弄好了,赢得了单位老职工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230402210307
        马涛入职虽然只有三年,但是经历了几次急难险重任务。
        去年7月末,邯长线发生特大暴雨。因为是山区铁路,在那次暴雨中我们线发生了滑坡,塌方,落石,断桥,大部分都被封在了线路上。每个人带的饭有限,而且由于交通阻碍,车站的饭也有限,平均封困时长50小时,马涛和搭档俩人坚守在狭小的司机室。
        滞留的车辆有的车上带的饭多,有的饭少,没饭的就去别的车上分一些饭,哪怕自己少吃点,也得让自己车间的弟兄们吃一口。邯长线只有邯长车间的乘务员和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线路,跟车站也很熟,车站也是把有限的粮食尽可能的分给他们。好多地方淹了根本没法去采购,饭吃完了就靠喝水来充饥。
        在这次7·20特大暴雨中,马涛感受到了他们邯长车间老一辈师傅们的团结。很多人平常见面只是打招呼,但是在大事面前,都是拧成一股绳的。
        在邯长车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但是所有的人都在执行。那就是带着学员去吃饭,从来不会让学员掏钱,不管是私下聚餐,还是在公寓吃饭,甚至是好多老师傅自己不吃也得让学员吃。老师傅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人家爸妈把孩子交给咱们了,咱们得给人家安全地带回去。
        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是从老磁山机务段一直传承到现在,原来的磁山机务段就是现在邯长车间。现在来的新人也都在默默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司机副司机,只要知道这趟车有学员,都会多带饭,都是怕学员饿到。
       车间里所有的人关系都很好,也都顾全大局。邯长线货流量大在北京局是出了名的,货流大,站场股道有线,前面勾车出不去,后面的车进不来,就得这样一直等着。货车司机一次工作时长是10小时,每个月的工作劳时规定是174个小时。但是邯长线一次工作时间平均在15个小时以上,每个月马涛所在机务段的劳时都在二百五六,有时候人员紧张了能达到三百多,熬夜通宵是基本功。但是为了便于工作整体协调,每个人都坚持站完自己这班岗,把车安全开到终点才下班。

微信图片_20230402210319





转载自: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校友服务社董信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