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三级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第二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
兼任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常务理事、河北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心理学会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河北省心理学会职心委委员。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了“以心育德、以德润心”的特色育人模式。带领心理健康教师团队,锐意进取,产出17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多项省级重要奖项,包括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一等奖、河北省教育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河北省高校思政创新案例二等奖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取得显著教育效果,并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王老师主张把科研扎根在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中,实现工作、科研相互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团队科研成果丰硕,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多项,主编《职业心理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成长》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在内的9部教材,其中2部被评为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出版数字教材2部,开发在线开放课8门,涵盖微课170个、教学课件190个、视频教学资料20个等教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并产生积极影响。指导的学生作品在全国心理微电影、情景剧展演中多次获奖。
王老师主持构建了以学生成长需求和企业需求为驱动的课程框架,创新提出“3+N”课程体系及“五化”实施路径,推动课程目标与心理育人、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牵头完成68项核心心理素质指标提炼、模块化课程开发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组织校企社医协同团队,成果在校内外广泛应用,并辐射全国多所院校,显著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与职业竞争力。
2015年以来,学校铁路EAP非编制研究所在王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推动心理健康产教融合新模式探索,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服务输出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路径探索,开展企业、社区、中小学等心理服务多次,2024年,校企合作成果获得河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