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铁路线桥工技师工作室

铁路线桥设备工作环境复杂、技术性强,是关系着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铁路线桥工技师工作室聚焦于保障铁路线路和桥梁设备的安全、稳定,通过现场调研,通过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管理,与企业共同解决现场突出问题,守护每一寸钢轨和每一座桥梁,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具体内容如下:

一、核心专业技术服务职责

1.设备检查与状态评估

线路部分:轨道几何尺寸的静态和动态检查;钢轨(含焊缝)伤损、磨耗、肥边;检查道床状态;检查轨枕、扣件、道岔状态等。

桥梁部分:检查桥梁主体结构;检查支座状态;检查桥面系;检查涵洞状态;检查隧道衬砌、漏水、限界等。

路基部分:检查路基边坡稳定性、排水设施状态、防护加固工程状态等。

周期性检查:执行日常、定期(如月检、季检、年检)和专项(如防洪、防胀、防断)检查。

数据采集与分析:准确记录检查数据,分析设备状态变化趋势,识别安全隐患和病害。

2.设备养护与维修

线路维修:

综合维修:成段进行起道、拨道、改道、捣固(人工或机械)、清筛道床(或更换道砟)、更换轨枕、调整轨缝、整治接头病害等。

经常保养:处理局部轨道几何尺寸超限,更换伤损钢轨、夹板、螺栓,整治空吊板,处理翻浆冒泥,整修道口等。

临时补修:紧急处理危及行车安全的设备病害(如更换重伤钢轨、夹板,处理严重几何尺寸超限)。

道岔维修:调整道岔几何尺寸,更换伤损部件,整治道岔病害。

桥梁维修:

整治桥梁墩台裂缝、混凝土剥落露筋。

更换或调整失效、变形的支座。

修补桥面防水层,疏通排水系统。

整治梁体裂缝(注胶、封闭等)。

维护桥梁检查设施(吊篮、围栏等)。

涵洞清淤、堵漏、加固。

路基维修:边坡加固(挡墙、护坡),修复排水设施,整治路基下沉、滑坡等。

季节性工作:防洪(疏通排水、加固设备)、防胀(调整轨缝、补充道砟)、防断(加强钢轨探伤、更换伤轨)、防冻害(整治冻害隆起或下沉)。

3.设备大修与更新改造配合

参与线路换轨大修、换枕大修、道床清筛大修、道岔大修等施工。

参与桥梁大修、加固、扩能改造等工程的现场配合、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

操作和维护大型养路机械(如捣固车、清筛车、配砟车、钢轨打磨车、闪光焊轨车等),或配合其作业。

4.应急抢险与故障处理

快速响应并参与线路、桥梁设备突发故障(如水害冲毁路基、边坡坍塌、钢轨折断、桥梁严重病害、异物侵限等)的应急抢险。

5.技术检测与监控

使用专业仪器进行专项检测。

对重点病害或施工地段进行长期监控和数据采集。

二、工作室运营与管理职责

6.设备、工具、仪器管理

负责工作室所属小型养路机具的日常使用、保养、校准和维修。

管理大型养路机械(若配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和操作。

确保所有设备、工具、仪器状态良好,计量准确,符合安全标准。

7.材料与备品管理

管理轨道材料、桥梁维修材料、工具耗材等的库存。

8.工作环境与安全

严格遵守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规则,执行“天窗修”制度。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如电气化区段安全、高处作业安全、大型机械操作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绝缘鞋、安全带、护目镜、耳塞等)。

保持工作室(料库、机具房)及现场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安全(5S管理)。

三、技术管理、协作与提升

9.技术文件与记录

准确、及时填写各类检查记录簿(线路检查记录簿、桥隧检查记录簿)、检修工作日志、探伤记录、设备病害台账、材料消耗记录等。

编写维修报告、施工小结、病害分析报告。

管理设备技术档案(图纸、说明书、维修履历)。

10.技术指导与协作

在技师带领下,指导初级工、中级工进行标准化作业。

与调度、车站、电务、供电等其他部门密切沟通协作,确保施工、维修计划顺利实施和行车安全。

参与技术方案的讨论和制定。

11.技术学习与创新

持续学习新规章、新技术、新工艺(如无缝线路养护、新型桥梁加固技术、大型养路机械操作与维护、智能检测技术)。

参加技术培训、技能比武和经验交流。

研究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方案。

image.png